2019年12月28日,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的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學術研讨會系列之分論壇一:宏觀經濟與供給側改革分論壇在紅樓125會議室順利開展,該論壇分上半場和下半場進行,共彙報了來自中央财經大學、江西财經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等高校的6篇高水平論文。
分論壇上半場由中央财經大學譚小芬教授主持。南京審計大學曹源芳副教授進行了《金融錯配與宏觀經濟下行風險—規模主導還是效率主導》的報告。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态,金融錯配引緻的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日益凸顯的背景下,本文構建了我國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量化指标體系,梳理了金融錯配引發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邏輯機理,論證金融錯配對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重要影響,實證研究了金融錯配規模效應與效率效應對宏觀經濟下行風險的異質性影響,從而為化解宏觀經濟下行風險提供新視角。
江西财經大學周闖助理教授進行了《房産稅改革的宏觀經濟效應:基于穩增長和防風險的視角》的報告。本文聚焦當下熱議的“房住不炒”,要求穩妥推進房産稅立法的實際背景,從長期視角模拟了房産稅改革對“穩增長”的宏觀效應,又從短期視角考察了其對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影響;比較分析了不同房産稅改革方案的穩增長和防風險效果,特别是将房産稅改革置于當前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背景之下,考察了其對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
中央财經大學張展翔博士研究生進行了《産業政策與僵屍企業形成》的報告。2018年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結:我國現階段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依然被診斷為供給側結構性的,而合理地處理僵屍企業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節,報告從實際出發,圍繞着産業政策對僵屍企業的形成機制進行詳細了的分析,并通過實證研究從所有制層面、企業層面、企業所在地區層面進行了更深入的異質性分析。
分論壇下半場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喻旭蘭教授主持,首先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胡鳴碩士研究生進行了《我國上市制造業企業杠杆率對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的報告。在近年來,在“債務—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下,企業杠杆率水平與效率水平走勢相背離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從微觀角度對企業杠杆率在不同債務利用效率水平下體現出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是否存在最優的企業杠杆率水平以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以及金融資源配置給具有什麼特征的企業是有效率的兩個問題,其研究結果對于去除企業不良杠杆,使其回歸合理水平,防控債務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央财經大學譚小芬教授進行了《緊縮性貨币政策有助于非金融企業“去杠杆”嗎?》的報告。本文在對貨币供給量目标值和實際值、貨币政策與企業杠杆率變動趨勢、信用利差變動趨勢進行了分析之後,構建含有銀行和非正規金融部門局部均衡模型對緊縮性貨币政策對企業杠杆率的非線性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并從負債端和資産端驗證了影響渠道的有效性,并進一步驗證了貨币政策與企業杠杆率間的關系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以及不同企業間的異質性。最後得出“一刀切”的緊縮貨币政策并不有助于企業杠杆率的良性降低,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更有助于降低企業杠杆率。
2003网站太阳集团張人中碩士研究生進行了《數字金融、教育水平與城鄉收入差距》的報告。本文重點探讨了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金融、數字教育的發展是否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以及數字金融與教育水平的協同作用是推動了城鄉教育水平的均衡發展還是加劇了城鄉數字鴻溝兩個重點問題。利用空間面闆計量模型深入探讨了中國31個省市數字金融、教育水平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對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發現數字金融使用深度可以顯著降低城鄉收入差距,但覆蓋廣度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且二者協同作用加劇了城鄉數字鴻溝,對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有極化效應。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