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湖大學子的援非之路

時間:2019-12-19

鄭嘉韬,2003网站太阳集团2012級碩士研究生,就職于湖南省商務廳培訓中心及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從事中國“一帶一路”對外援助工作3年。

她是女兒,也是隊長

20184月,鄭嘉韬接到上級下達任務,開展中國在塞拉利昂的第一個海外技術培訓項目。聽說女兒要遠赴西非,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她的父母親沒有過多地表露擔憂,隻囑咐了一句:這是你的工作,要認真對待。就這樣,帶着一箱子父母精心準備的必需品,慎重地簽下團長責任書,她帶着10名隊員第一次踏上了未知的非洲大地。

挑戰不斷,勇往直前

在塞拉利昂,容易的事情也變難了。20184月底,第一次赴塞做陶瓷技術項目的前期考察,晚上飛機抵達之後,要坐輪渡從機場去首都弗裡敦。天黑漆漆的,船行駛到半程,突然就熄了火,發動機出了問題,在海上等待數小時,才總算上了岸。

項目伊始,每天到首都郊外的Matainkay Village,要驅車一個多小時,搖搖晃晃地“颠”着進村。對着這麼個外來的個頭不大的大女娃,村民們紛紛側目,她要怎麼開展工作呢?鄭嘉韬首先帶着專家老師們自制的陶藝品,挨個拜訪當地區長、村長、酋長和村委會十幾号人。得知她是來做好事、教技術的,大家都發聲表示支持,這家有空房間,就讓出來做陶罐的儲存室;那家有剩餘的磚,就貢獻出來建設柴窯;區長更是站出來對參訓學員三令五申,維護課堂秩序。就這樣,為期一個多月的培訓在“人和”的氛圍中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培訓期間,她也遇到了許多難題。建窯的磚不夠用,她就自己去跑磚廠、和當地老闆談價格;監工窯爐時,熱氣一沖中暑了,就礦泉水、毛巾、藿香正氣水齊上陣,緩過來後堅持下去。為了穩定軍心,她情緒很少波動,她知道抱怨和發脾氣都不起作用,有問題,就找解決方案,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總會有辦法的。

呵護隊員,謹慎嚴格

埃博拉、拉沙熱、艾滋病、瘧疾、傷寒,說起塞拉利昂,這些傳染病尤其是瘧疾,再常見不過了。在這裡一切都要小心,因為醫療設備落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

某天夜裡,隊裡的翻譯小張突然高燒,鄭嘉韬先是拿毛巾給物理降溫,怕小張想家,就陪着談天說地聊心事。沒想到過了一個小時體溫不降反升,飙到39.5度,這下可不能等了。淩晨四點她敲開了軍醫組隊長的門,診斷過後醫生把退燒藥、消炎藥、青蒿素哌奎片一并給服下,她不放心,直到小張睡着才離開,此時已是天亮。

隊長的日常是,每天囑咐隊員噴灑防蚊水,每個隊員外出都要求至少兩個同伴同行,對女隊員外出紀律要求更是格外嚴格。人身安全與健康在她眼裡是一等一的大事,半點都馬虎不得。

以誠相交,心系非洲

在日常的技術培訓之餘,鄭嘉韬抽出空檔,為學員安排了一場由中國援塞醫療隊和援塞軍事醫學專家組共同參與的醫護講座,給學員們講解基本的外傷止血、瘧疾預防、正确洗手方式等等知識;她還組織學員排練以陶瓷為主題的舞蹈節目,參加中外文化交流巡回演出,學員既學習了技術,又豐富了知識。

距離2018年的陶瓷技術項目已經過去一年,她一直關注着村莊後續的發展,了解到村裡合資注冊成立了陶瓷公司,定期向外出售經過柴窯燒制的建築用磚,整個村子共享收益。部分優秀學員在她的協助下來到了中國,參加隆平高科的農業技術短期培訓項目,在見識到中國的發展後,也找到他們自己的目标,立志要奮發圖強。回到塞拉利昂後,在她的引薦下,學員們如願進入孔子學院學習漢語課程。同時,在她對塞村莊陶瓷培訓故事的宣傳下,已有中國的建築企業和磚廠廠長表示投資意願。她盡自己的所能,讓培訓的成果得以延續地更久。

結語

如今已經是鄭嘉韬兩年間第四次往返塞拉利昂了,她的領導們都開玩笑說:把你派去常駐吧,反正你都那麼熟悉啦!塞拉利昂對于她來說确是一個特别的地方,民風淳樸、生活簡單,現如今她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19年塞拉利昂縫紉與刺繡技術海外培訓項目,培訓的對象依舊是塞國普通民衆,她寄希望于這一批青年男女,能習得一門謀生手藝,以後自力更生、贍養家人、造福社會。

                                                                                               通訊員/ 曾婷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