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下午3點,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主辦的“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金融學科發展研讨會講座系列(四)在紅樓125會議室進行。本次講座邀請到了中山大學高級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主任楊子晖教授作《系統性金融風險指數預測能力研究》的報告。講座由王修華副院長主持,學院多位對銀行、保險系統性金融風險研究等領域感興趣的老師和同學參加講座。
首先,楊教授給大家介紹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市場開放、中美貿易戰等重大金融風險隐患對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的沖擊,引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研究背景與現實意義,指出系統性金融風險預測應該與金融風險的應急機制聯系起來,加強金融風險的監測與預警。
随後,楊教授從傳統的VaR方法出發,說明傳統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測量方法往往會低估系統性風險,接着綜述了MES、CES等國外提出的系統金融風險測度指标。由于我國股市的賣出做空機制與國外股票市場存在較大差異,而現有的測量指标主要都是通過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進行檢驗,并不一定能很好地應用于我國股票市場金融風險的預測。除此之外,現有指标都是基于過去事實數據進行測度,并不關注未來金融市場風險的預測能力。
為了比較不同測度指标的有效性,楊教授首先觀察了不同指标與金融危機等重要風險事件的對應匹配關系,接着使用非線性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從總樣本期與分時期兩個角度對風險指标與股票市場震蕩的關系展開研究。為了提高風險指标的預測能力,楊教授對9類不同的風險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進行降維,并結合TVP-VAR模型對降維指标與宏觀變量的動态關系展開研究,相對于傳統指标而言,降維指标更好地刻畫了系統性金融風險通過“貸款渠道”與“消費渠道”沖擊宏觀經濟的傳導機制。
最後,在講座結束後的讨論環節,學院多位教師、同學與主講人楊子晖教授就非線性檢驗、風險預警阈值設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講座在思想碰撞與熱烈讨論中圓滿結束,感謝楊子晖教授為我院師生提供了一次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
通訊員/雷發林
主講人簡介:
楊子晖,中山大學高級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科研項目。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國内外刊物發表論文。
讀研在金統
金大團